当“科技与狠活”席卷月饼界,阆中这群老师傅还在用“笨办法”……
中秋将至,月饼界一场心照不宣的“军备竞赛”又将上演。
我们穿梭在琳琅满目的货架间,眼光被越来越华丽的礼盒吸引:丝绸内衬、多层机关、烫金浮雕……月饼,仿佛早已不再是食物,而是一件件争奇斗艳的社交货币。 我们一边感叹着“真好看”,一边却又在心底默默计算:这价格里,有多少是给了饼子,又有多少是给了盒子? 我们开始怀念,怀念那些年,判断一块月饼好不好吃的标准,无关包装,只关乎咬下去那一瞬间的满足。 如果你也有同感,那么,请允许我们向你介绍一位“逆行者”—— 阆中保宁月饼。 在开始介绍它之前,我们必须先坦诚一件事: 单论外包装,保宁月饼大概率不会赢。 我们没有把预算挥霍在请顶级设计师上,也没有采用复杂的开盒结构。它朴素得就像一位不善言辞的老匠人,安静地待在角落。 因为我们始终认为,一家中华老字号,一家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工坊,最应该“炫耀”的,是刻在骨子里的手艺,是沉淀在味道里的光阴。 我们选择把所有的华丽,都藏进你看不到的地方。 当别人在包装上做加法时,我们在味道上做“粹”法——提纯粹,去芜存菁。 01 粹炼于火 别人用电脑控温,我们用人心控火。独门古法“上明火吊面,下暗火攻心”,让饼皮酥得掉渣,饼馅润而不腻。这是机器无法模拟的,火与匠人的共舞。 02 粹取于料 拒绝预拌粉和香精。只用当季的新鲜的面粉、农家菜油、天然的桂花、现炒的芝麻……好味道,本就是好食材的自然表达。 03 粹凝于手 饼面上的吉祥花纹,是老师傅用指尖的力度与温度,一下下手工夹制而成。每一道纹路,都藏着“祝你吉祥如意”的朴素心愿。 送礼的本质,是心意的传递,而不是包装的攀比。 这个中秋,或许我们可以做个更聪明的选择: 把为“过度包装”买单的钱,省下来,为家人的味蕾和健康,投一张真正值得的票。 选择保宁月饼,就是选择一份返璞归真的诚意。它让你送出的每一分钱,都扎扎实实地变成了对方口中的那份香甜、那份满足、那份对“老味道”的惊喜。 我们相信,真正的情感,无需奢华装点。 当TA打开这个朴素的盒子,咬下第一口时,所有真挚的祝福,便已尽在不言中。